印度寓言故事:為真理披上故事的外衣..《神加了逗號的地方,別忙著改成句點》
很久以前,我正煩惱著如何寫作時,印度上師告訴我一個印度寓言故事。某個村莊住了兩名女子。一名女子長相貌美又會打扮,所到之處總是人們注目的焦點,任何人都想與她聊聊天,向她問東問西,側耳聆聽她說話;另一名女子同樣擁有富含魅力的一面,但人們未能察覺她的存在,家貧如洗的她,沒有任何人關心。
衣著寒酸的女子,只能寂寞的望著身穿華服的美麗女子受眾人矚目的模樣。其實,她想與人們分享的事情也很多。
有一天,貧窮女子鼓起勇氣,趨前與美麗女子攀談:「我想拜託一件事,您能幫忙嗎?」美麗女子親切問道:「您需要什麼協助?」貧窮女子稍微遲疑,然後說:「您不但擁有美貌,又穿著漂亮衣裳,所以受到眾人矚目。反觀我一身窮酸舊衣,誰也不關心。請問是否可以與您商借一天衣服,同您一起上街?這樣的話,關注您而走近的人也會注意到我,我就可以與人們分享自己的才能。」
美麗女子欣然接受她的請求,第二天,兩人穿著漂亮迷人的衣裳,相偕走上街。與平日一樣,人們紛紛停下腳步稱讚美麗女子,同時,他們也注意到旁邊穿著漂亮衣裳的貧窮女子。
美麗女子與貧窮女子一起邊走邊聊,她向貧窮女子提出許多問題,對於貧窮女子想與世人說話的想法深覺有趣。而且,她發現這名女子極有智慧。從此之後,兩人成為形影不離的摯友,直到今日,兩人依舊相伴行走世界。
衣著寒酸的女子,名字是「真理」(truth);受眾人喜愛、衣著迷人的女子,名字是「故事」(story)。故事,就像是為真理注入生命的呼吸,而真理,也像是為故事注入生命的呼吸。因此,兩者合稱為真理故事(true story)。
講完上述例子之後,上師說道:「你呢,就是你的故事。你的故事必須融入你想向世人訴說的真理,如果你直接主張真理,人們不會感興趣,只會認為你是固執又倔強的人,請以你獨樹一格的故事為你的真理披上故事的外衣。此時,真理有了說服力,人們自然會側耳傾聽。為了做到這樣,首先,你必須體驗生活,因為,故事是從經驗而來的。」
我不想當一名編織故事的作家,而是收集故事的作家,收集用質樸文字傳達人間與生活洞察的各種故事。我個人認為,自己非常幸運,初次赴印度遇見的靈性上師總是把真理的教誨融入各式各樣的故事中。
數萬名求道者從全世界遠道而來,就是為了聽他說故事。他一邊解開生活的疑問線團,在理出一條故事線之後,另一條故事線往往又接著出現。
《神加了逗號的地方,別忙著改成句點》一書與其說是印度寓言集,精確來說,「來自印度的寓言故事集」更貼切。嚴格來講,我不是這些故事的作者,口耳相傳每個故事與記載紙上的印度人、重新詮釋故事的人,他們才是作者。我只不過是一名編者,或是我原本想成為的故事收集者。
印度是一個寓言與故事的國度,寓言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印度。人類遺產中最龐大的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和《羅摩衍那》(Ramayana),皆是故事之集大成。
西元前五世紀左右,國王敦請學識淵博的婆羅門教導不成材的王子們。婆羅門為了教導王子們活出智慧人生的方法,把自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起流傳下來、歷經長久歲月檢驗的眾多寓言,集結彙編成《五卷書》(Panchatantra)。這部最古老的寓言集裡,蘊含了理解人間的方法、找尋可信任依賴之摯友的方法、憑著機智與智慧克服困難的方法,還有一邊應付偽善和騙術,一邊過著安寧和諧生活的故事。
《五卷書》裡頭有個故事。一名男子在市場買了一頭小山羊,他把小山羊扛在肩上,返家途中經過鄰近的林間小路時,三名村裡的混混密謀,打算把小山羊搶走。一名混混在樹後方等候,他向男子搭訕道:「您好,不過,您為何肩上扛著一隻狗走呢?」男子說:「這不是狗,是山羊。您看不出來嗎?」混混佯裝隨口說:「把狗當山羊,看樣子是被騙才買的呀。」
在另一棵樹下等候的二號混混,也向男子說相同的話:「您好,您把一隻漂亮的小狗扛在肩上走啊。」男子回道:「這不是狗,是山羊。」二號混混也佯裝隨口說道:「居然把狗當成山羊,一定是傻傻受騙買的。」
而在林子盡頭等候的三號混混說道:「您是從哪裡弄來一隻小狗,扛在肩上走啊?」同樣的話聽了又聽,男子的信心大大動搖。最後,他把自己肩上扛的小山羊當成狗,直接丟棄於路上之後跑掉。就這樣,小山羊被混混們據為己有。
這個寓言要說的是,一個人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光聽別人的建議就信心動搖,終至失去自己擁有的東西。
其實,如眾所周知,包含《五卷書》在內的許多印度寓言皆透過阿拉伯譯者、希臘譯者和吉普賽人傳入西方,遂成《伊索寓言》的基礎原型。十七世紀《寓言》(Fables)的作者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曾經告白:「我受惠於印度寓言作家皮爾佩(Pilpay)1最多。」因而有此一說,認為世界上所有故事的始祖是印度。
即使時代變遷,還是有東西遺留下來。寓言提醒我們生活中什麼更珍貴,讓我們理解人類的本性,從而引導我們以充滿驚奇的眼光看世界。旅行的魔法師在小溪裡發現寶石,途中他遇見飢腸轆轆的旅人,遂打開包袱,與旅人分享食物。
旅人看見寶石,請求魔法師將寶石給他。魔法師毫不猶豫給了他,旅人覺得自己很幸運,興高采烈的離開了。
如果這是寶石,就等於一輩子可以不愁吃穿。不過,幾天之後,旅人折回把寶石還給魔法師,他說:「雖然知道這顆寶石價值不菲,但我想到,您還有更貴重的東西可以給我。讓您能夠爽快出讓寶石的東西,請把那給我吧。」
關於寶石,另外還有一個寓言。一名遊客進入一家大型寶石商店,他仔細端詳展示櫃裡的一顆顆寶石。翡翠色祖母綠、赤色紅寶石、無色透明卻美麗絕倫的鑽石等,陳列在玻璃展示櫃裡,個個耀眼奪目。但是,在眾多華麗的寶石當中,一顆毫無光澤、看起來黑漆漆的一顆石頭映入眼簾。
「這顆石頭不像其他寶石,一點也不美啊。」遊客發現寶石商把這顆平凡的石頭放在耀眼的寶石旁,如此吃驚大喊道。這時候,寶石商微笑說:「請等一下。」寶石商把那顆石頭從展示櫃取出,包拳握在掌中。過一會兒,他把手張開,給遊客看石頭,令人驚訝的是,石頭變成一顆寶石,帶著無法形容的彩光。
看到如此變化,遊客表示驚嘆,覺得很神祕,寶石商說明:「這是所謂『敏感型寶石』的蛋白石。它會隨著人的體溫改變色光。只要好好握在手裡,就能讓寶石美麗發光。」要讓看起來平凡無奇的一顆石頭變成寶石,必須做的不是把它放在地上,而是好好握在手中,明白它是珍貴的寶石。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故事,內心珍藏著如寶石般故事的人,比起抱持理論或主張的人,更具實實在在的人性。只要故事不被遺忘,我們也不會死亡。
(編取自 神加了逗號的地方,別忙著改成句點:印度寓言集,比伊索寓言引人頓悟、比1001夜欲罷不能的「惑」然開朗處方 一書 /作者:柳時和 /本文經 大是文化 授權刊載)
訂閱新文章▸ 如何加入 賀啦!哇哉(小書摘) telegram 頻道?
1.先安裝 Telegram → 2.中文化 → 3.加入頻道/群組
第1步:請先使用「手機」安裝 Telegram:
Android | iOS | 電腦版 | 中文網頁版(免安裝)
第2步 點選連結可將 Telegram 中文化
https://t.me/setlanguage/taiwan
第3步 手機端點選連結加入【賀啦!哇哉 (小書摘)】
https://t.me/helatw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