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也者,道之動也」老子教你斷捨離 讓人生更輕鬆:無論事物如何發展,最後都一定回到本源
「反也者,道之動也」取自老子道德經。 樹葉變黃,不是樹葉的問題,一定是樹根! 「反也者,道之動也。」(在帛書乙本和郭店的楚簡裡,「反」寫的都是「返」;在通行本裡,寫的是這個「反」)有的人將這句話解釋成「道是向它相反方向運行的」,還有人理解成「凡是跟人的想法相反,就是符合『道』的」。暢銷書《老子教你斷捨離 讓人生更輕鬆》接著說到..
比如買股票,有人認為,別人在買的時候我就拋,別人在拋的時候我就買,所以我在股市上發財了,因為符合老子「反者,道之動也」的原則。當然,這麼理解也可以,但如果全這麼解釋,凡是反的都是「道」,那就有點問題了。「反也者,道之動也」講的「道」是追根溯源的意思—事物無論如何發展,最後都一定回到本源。從這個角度思考問題,你會有新的啟發—雖然外面的事物會呈現出各種狀態,但只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就能找到解決之道。

曾經有位大姐來找我,說自己有失眠、頭暈、臉色蒼白、怕風怕冷、大便不成形等症狀,她去醫院看了很多次都解決不了問題,為什麼?她說的這些病症需要掛不同科的檢查,比如失眠是神經內科,大便不成形是消化內科,但怕風怕冷看哪科?沒力氣、臉色蒼白又掛哪一科?不好劃分。所以,她看了很多次都沒有什麼效果。
後來她問我:「你看我這到底是什麼病?」我看了她的舌象,發現她的舌質顏色淡白,然後我說:「你這是典型的血虛舌象。」
血虛之人會有什麼表現呢?血不養心,所以這個人晚上就睡不好;血不能滋養四肢,從而導致四肢沒有力量。《黃帝內經》裡說,血一旦虧損,就會四肢解墮(倦怠無力)不收,怕風怕冷。
大便不成形是什麼緣故呢?人一旦血虛,脾血就會不足,從而脾氣虛弱,導致無力固攝,自然大便會不成形。
可見,她的症狀只是血虛的不同表現,所以我建議她吃玉靈膏。我替大姐開完藥之後,她說:「羅老師,你開給我的不是零食嗎,能治好病嗎?」然後,她給我看了其他醫生開給她的方子,厚厚的一疊。她的意思是,別的醫生開了那麼多好藥都沒治好我的病,你讓我吃的像零食似的,能治好我的病嗎?
我對大姐說:「你先吃吃看。」結果大姐吃了一個星期後打電話給我:「羅老師,我的病全好了,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現代醫學越發展分科越細,研究得也越細。這就好比一棵大樹,樹上有一千片樹葉,其中有一百片樹葉變黃了,你一片接著一片研究是研究不完的。
古人思考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樹葉都變黃了,一定跟樹根有關。樹根吸收的水分多少,會導致樹葉出現不同變化—這就是追根溯源找問題。
這和大姐的身體問題一樣,她的根本問題是血虛(樹根的問題),那些症狀就如同大樹的樹葉,當你把樹根的問題(血虛)解決了,身體自然就好了。

美國梅奧診所的醫學權威為什麼要看中醫書
從美國梅奧診所出來的何健博士講,梅奧診所聚集了美國很多頂尖的西醫權威,他跟這些西醫權威一聊,發現他們全都在看中醫書。
何博士是西醫大夫,美國醫生一見到他就聊中醫,他很疑惑,然後好奇地問這些西醫權威:「你們為什麼看中醫書?」西醫權威說:「這裡面有很多先進理念,怎麼把人看作整體、看作一個系統去調整,我們把這些理念拿來,就可以去引領西醫的發展。」
何博士對我說了一句話,他說:「你們中醫都不知道,在引領西方醫學的發展過程中,中醫發揮了怎樣的引導作用。」
我當時聽完很感動,這是古人思維為我們帶來的一個優勢,古人會找問題的根源,把根源調好了,表面的問題就解決了。
我記得曾經有個小朋友過敏,一測體內有一百多種過敏源,她連吃白米都會過敏。當時,我看她的舌頭,是典型的地圖舌,舌苔裡面的舌質很紅。
我說這很可能是陰虛體質,因為陰虛會導致很多問題—皮膚過敏、眩暈、脫髮、眼睛乾、口乾、手心熱等。
你說一百多種過敏源要怎麼調理?皮膚過敏只是其中的一個結果,因為「樹根」陰虛,液體少,我就替她滋陰,滋陰後小朋友的過敏源很快就消失了。
治病要尋根溯源,找到根源,任何症狀都能很快解決。

老子道德經「反也者,道之動也」,即把自己的心調好,周圍的人和事就會跟著變好
看問題尋根溯源的思維在管理中也一樣管用。比如,有些領導者在管理員工的時候覺得很難管,人心複雜,這個時候怎麼辦?
領導者要先想想自己的心正不正,自己做得有沒有紕漏—如果你每天認真上班,為大家帶來正能量,為客戶認真服務,員工的態度會逐漸調正;如果你每天不認真工作,想的都是怎麼為自己賺錢,員工的心一定會亂。
因此,根源在哪裡?在領導者的心。你把自己的心調好,周圍的人和事就會變好。
比如寧波方太廚具的老總在公司推行儒家文化,他經常在公司內部的期刊發表自己的學習心得,每天帶頭背誦經典。他從不強迫大家學習,但是因為他每天都在認真學習與實踐,所以員工就都逐漸開始學習了,整個企業的風氣也隨之越來越好。
一旦領導者把問題的根源解決了,員工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為人處世,要懂得追根溯源
看問題要追根溯源,在生活中也一樣。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最近身邊的事特別亂,你不要想其他的,只要追根溯源,把自己的內心調正,外面的事盡量淡化它。只要你心裡知道自己的發心是正的,你就會發現外面的事都會慢慢平息。如果你的心不是正的,你的周圍只會越來越亂。
為人處世一定要懂得追根溯源,這是每個人必須領悟和學會的。
因此,老子說「反也者,道之動也」,這個「反」通「返」,指返回事物最初的狀態,保持一種安靜、居下、守柔的狀態,這是老子道德經講這句話的本意。
(編取自 老子教你斷捨離,讓人生更輕鬆:不糾結、不生氣、不委屈,越柔軟反而越強大的簡單生活指引 一書 /作者:羅大倫 /本文經 高寶書版 授權刊載)
訂閱新文章▸ 如何加入 賀啦!哇哉(小書摘) telegram 頻道?
1.先安裝 Telegram → 2.中文化 → 3.加入頻道/群組
第1步:請先使用「手機」安裝 Telegram:
Android | iOS | 電腦版 | 中文網頁版(免安裝)
第2步 點選連結可將 Telegram 中文化
https://t.me/setlanguage/taiwan
第3步 手機端點選連結加入【賀啦!哇哉 (小書摘)】
https://t.me/helatw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