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手段變成目的!」思考前一定要先設定「目標」《在麵包店賣飯糰》
有時候思考會陷入瓶頸對吧?問題就出在目標不夠明確!思考前,我們一定要先設定「目標(=目的)」。很多「煩惱」都是因為不知道目標在哪裡才產生的。為此而煩惱,真的是很浪費時間..
無論是誰,每天都會有二十四小時,但時間的品質會因人而異。有人一天的時間濃度只有十六小時,但某些人卻可以有二十五小時甚至三十小時。
產生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煩惱」。
煩惱會奪走你人生的時間。
煩惱的時候,人會被不安的情感支配,腦中呈現混沌的狀態。你不可能頭腦保持清醒,但同時又一直在煩惱某件事吧。
所謂的混沌,就像是在迷霧中開車一樣。完全看不到前進的方向。
不過,只要針對煩惱設定好目標,迷霧就會散去。
譬如說你正在煩惱「自己是不是被A討厭了」。目標可以設定為「不被A討厭」或者「和A拉開距離」,根據你決定的目標,應該採取的策略就會完全不同。
一旦設定好目標,煩惱就會自然消失大半。
你對財務的不安,會因為儲蓄而消失嗎?
從事編輯的工作,會和各領域的專家見面。我曾聽一位財務專家說過:
「有很多人對財務感到不安。這其實就是對未來感到不安。問對方為消除不安做了些什麼的時候,對方卻回答把錢存起來,現在可是利息超低的時代啊。當然,儲蓄並不是壞事,但是一昧存錢無法解決對財務的不安。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只顧著存錢。一直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
假設有一個四十三歲的人,看到新聞說「養老金需要二千萬日圓」,所以「對未來的財務狀況感到不安,決定每個月存三萬日圓」。
單靠存款,一年可以存到三十六萬日圓。如果一直工作到七十歲,考量接下來存款二十七年幾乎零利率的話,可以存到九百七十二萬日圓。如此一來,現在就能知道無法達成「需要二千萬日圓」的目標了。如果沒有退休金或繼承遺產,每個月至少要存兩倍的錢,也就是六萬日圓。
思考的時候也經常會發生一樣的事情。
在會議中因為意見不合而開始情緒化的對立,這種場面你應該見過吧。
這種情況大多是忘記設定目標,導致「氣死我了!」、「竟然被否決了!」這種情緒引起爭論。甚至到最後根本就搞不清楚是在討論什麼事情了。
不過,會議成員只要一起設定目標,就不會出現這種像是在吵架的爭論。應該能夠朝向目標,積極地討論才對。
工作上發生的問題,大多是因為「沒有設定目標」而引起。
關於思考》別讓手段變成目的
「常識」也是應該要注意的元素之一。「常識」往往會讓思考停止。如果對常識毫不懷疑,目標和過程就會互換位置,導致「手段變成目的」,這種情形很常發生。
因為教育改革而知名的千代田區立麴町中學前校長工藤勇一先生(現為橫濱創英中學.高中校長),終止在教育現場橫行的「手段目的化」,致力推動校園改革。
工藤校長的著作《停止校園裡的「理所當然」》介紹許多麴町中學的案例。譬如說該校竟然廢止了作業、期中.期末考、固定導師制度。
這些想法的基礎在於思考:「學校到底是為什麼而存在?」從這一點開始思考的時候,工藤校長發現,原本只是手段的作業、期中考、期末考逐漸變成目的,令人忘記學校本來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在社會中生存下去」,這就是現今學校的最大課題。
這樣的情形不僅限於學校,公司、家庭、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發生,在思考某些事情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這種狀況。
所謂的「決定目標」就是要「從原點開始思考」。
如此一來,人就不會迷失,能夠順利思考下去。
總整理:「決定目標」。如果迷失,就在途中回到目標(=原點)。
(編取自 在麵包店賣飯糰:賣破千萬本書的王牌編輯教你創造超乎想像的好點子 一書 /作者:柿內尚文 /本文經 高寶書版 授權刊載)
訂閱新文章▸ 如何加入 賀啦!哇哉(小書摘) telegram 頻道?
1.先安裝 Telegram → 2.中文化 → 3.加入頻道/群組
第1步:請先使用「手機」安裝 Telegram:
Android | iOS | 電腦版 | 中文網頁版(免安裝)
第2步 點選連結可將 Telegram 中文化
https://t.me/setlanguage/taiwan
第3步 手機端點選連結加入【賀啦!哇哉 (小書摘)】
https://t.me/helatw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