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消化不良!一餐最多只吃一種非蔬果食物[888生理時鐘高效瘦身]

評分: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 (5.00 星 / 1 人)


正確的食物搭配,改善你的消化不良!或許你對如何適當搭配食物已經有些許概念,這個議題最近變得愈來愈熱門,過去八十五年來,諸多的密集研究也已經多次證實了適當搭配食物的重要性。

事實上,率先研究此主題的先驅之一,你或許也略有所知呢!你對伊凡.巴夫洛夫這個名字有印象嗎?他最為人所知的是關於制約反應的著名實驗,除此之外,巴夫洛夫也曾對食物的適當搭配做了許多研究,並且在一九○二年出版了《消化系統研究》一書,提出適當搭配食物的基本原則。

適當的食物搭配不僅很有用,而且效果絕佳,許多研究都證實了其價值,尤其是賀伯特.謝爾頓醫師的研究,他於一九二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時,在德州的聖安東尼奧辦學,匯集了適當搭配食物領域中最廣泛的研究資料。

早在一九二四年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中,謝爾頓醫師的研究內容就受到菲利浦.諾曼醫師的支持,顯示出食物搭配這門學問確實有其功效。若違反搭配原則,便會造成許多問題,並對成功減重造成巨大阻礙,理所當然地,若挪用循環受到阻礙,接下來的循環作用也將受到牽連,要使挪用循環更有效率,沒什麼方法比適當搭配食物更好。

保留減重能量的搭配法

既然如此,適當的食物搭配要如何運用在減重方法中呢?

你剛起床時有什麼感受?你會一跳下床就感到精力充沛,準備投入一天的行程嗎?或是你得把自己拖下床,大口灌下一杯咖啡後才有辦法展開一天的生活?你會整天充滿積極的期望感嗎?還是滿腦子都在想著「老天,真希望我撐得到星期五」?在一天的辛勤之後,你依然會精力滿滿,期待能花點時間跟孩子、配偶或朋友相處嗎?還是到了晚上,幾乎沒什麼精力把晚餐吃下肚,只能直接癱在電視機前的沙發上,最後昏睡過去呢?這兩種日常作息的差異,都歸因於某項重要的元素:能量!

正在閱讀此頁的讀者們大概都希望能多擁有點能量,就像是希望能多點錢一樣,若我給你一張五十美元的鈔票,你會把它撕掉然後丟到大街上嗎?我可不這麼認為。若你不會把手上的鈔票丟掉,那你會把比錢更重要的能量丟掉嗎?我相信你肯定不會刻意丟掉,然而,它卻時常在無意間流失掉。

不論你想要跑步、讀書、玩樂或做任何事,都需要能量,你的體內假使沒有能量,其實代表你已經死了──沒有能量,就沒有生命。

每個人都想要有更多的能量,猜猜人體的眾多機能中,哪種機能消耗的能量最多?

消化食物!

這不是很有意思嗎?你會在吃飽後覺得想睡嗎?誰不會啊!這是因為所有能量都集中於處理體內的食物,消化食物所需要的能量比跑步、游泳或騎單車都來得高,事實上,沒有任何運動比消化食物需要更多能量!

能量對極為重要的體內排毒(排出有毒廢棄物)來說相當必要,若我們能經常排出體內的有毒廢棄物,我們就能時常減輕體重,而且不會復胖。要使廢物排出需要能量,而排除循環是極為重要的,如果得不到你的合作,身體就無法排出有毒廢棄物。我們協助身體的方法,就是穩定地提供能立即運用的能量,這就是達到健康與苗條的方法。身體要有足量的可用能量才能進行排毒,若身體消化食物所需的能量比其他機能還要多,那你認為這些能量從何而來?還會有什麼地方能讓我們獲得能量?當然是從消化道獲得囉!

飲食搭配的概念來自於人們發現特定的飲食組合比其他組合更容易消化,因此我們可從許多生化現象──特別是消化的化學作用,來證實飲食搭配原則的正面效果。此原則的關鍵就是能量,要使能量發揮最大效益,以促進消化過程,沒什麼比適當的飲食搭配更有用。

你最近常常消化不良嗎?正確的飲食搭配告訴我們:人類的胃部無法在同時間消化超過一種濃縮食物。這句話既簡單又重要,還記得濃縮食物的定義嗎?只要是蔬菜水果之外的,統統都是濃縮食物。適當的飲食搭配意謂著,人類的胃無法同時消化超過一種濃縮食物,所以你應該一次只吃一種濃縮食物,就這麼簡單。

各種哺乳類動物都有特定的消化系統,能適應特定的食物種類,獅子的消化道約3.6公尺長,長頸鹿的消化道則長達85.4公尺。地球上有肉食性、草食性、雜食性、榖食性與果食性動物,至於人類的消化系統究竟屬於何者,一直存在某些爭議,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人類並不具備多種消化系統,然而我們卻會吃下獅子、長頸鹿、豬、馬與猿猴等各種動物所吃的各種食物;我們不只吃下各種動物的飲食種類,還全都集中在同一餐吃,這讓消化機能增加了龐大的負擔,迫使體內產生有毒廢棄物,還浪費了大量的珍貴能量。

我想知道你是否曾經把肉跟馬鈴薯一起吃下肚?魚跟米飯呢?雞肉跟麵條?蛋跟吐司?乳酪跟麵包?麥片跟牛奶?你可能會說:「嘿!等等,你說完了沒?」別急,還多著呢!要是我告訴你,吃下這些特定組合並不是對你最有益的選擇,而且還保證你得不到窈窕身段,也得不到必需的能量呢?

若常吃這些特定組合,你一定得不到身體所需的能量,不恰當的食物搭配正是美國人產生「能量危機」的原因,而這也是美國人為何常在五十多歲就過世的間接因素。死亡,代表身體不再有能量應付各種情況,五十多歲就過世,實在說不過去。

吃蛋白質配澱粉,是在搞壞你的胃

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有體重過重的問題,而且大多歸咎於我們吃下的食物過於雜亂且隨意搭配。這點還需多加解釋,相信大家都曾吃過肉搭配馬鈴薯,那麼我就以這樣的搭配來舉例──其實魚配米飯、雞肉配麵條或麵包配乳酪也都是一樣的道理。想像一下你正在吃牛排,以喜歡的方式料理後享用,牛肉進到胃裡,這種濃縮的蛋白質需要特定消化液來分解──也就是酸性胃液,此時你接著吃下烤馬鈴薯。

現在你可能會抗議:「等等,馬鈴薯是蔬菜耶!」沒錯,馬鈴薯是蔬菜,若你吃進口中的是生馬鈴薯,進到胃裡就是高含水食物,但只要烤過了,就算你嚼到下顎萎縮也不可能變成水分,一旦烤過,大部分的水分都會消失,變成相當濃縮的澱粉口感。如此濃縮的澱粉進入胃中跟牛肉混在一塊兒,偏偏要分解澱粉的並非酸性胃液,而是鹼性的,若你上過化學課,你便知道酸鹼結合時會變成什麼了,沒錯,兩者會互相中和。

也就是說,你剛才吃下了牛排跟馬鈴薯,兩者都進入了你的胃,而需要用來分解食物的消化液卻相互中和了,那食物要怎麼辦呢?睿智過人的身體立刻察覺到緊急狀況,因為身體最優先的機能就是消化食物,於是體內開始騷動,必須分泌更多消化液,這需要時間與能量。新的消化液進入胃部,然後呢?又再次相互中和,現在,身體快逼近極限,需要更多能量來分泌更多消化液到胃部,這段過程要花很長的時間。

身體會花幾個小時來製造消化液,等消化液再次進入胃部,我們會開始感到消化不良與胃部灼熱,最後,一直未被適當消化的食物會因為腸子的蠕動作用被排出胃部。未消化的食物在胃裡停留了幾個小時後,被迫進入腸道,就像是胃在對腸子說:「拿去,你幫我處理一下!」

我們必須了解一下這種情況,食物留在胃裡這麼久,大部分的蛋白質都已經腐敗,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也已經發酵,食物一旦經過腐敗跟發酵作用,便無法被人體所利用,經過這些作用之後的養分,也無法被吸收至健康的細胞之中。腐敗或發酵的食物會在體內產生毒素,而腐敗與發酵通常還伴隨著放屁、胃腸脹氣、胃酸性消化不良,在種種慘況之後,還有胃藥Rolaids來攪局,如果不是Rolaids,那八成就是Tums、Gelusil、Pepto-Bismol、Alka-Seltzer、Bromo Seltzer、Mylanta等牌子,再不然就是牛奶或氧化鎂,胃藥的種類多到數都數不清。為什麼美國人的制酸劑服用量會如此龐大?因為我們的食物相當雜亂且隨意搭配,當它們一起被丟進胃裡,身體就會無法負荷,我們是地球上唯一在吃下食物後,還得吃藥將食物排出腸道的動物。

這些腐敗與發酵作用會引起酸度增加,胃裡因此裝了一堆腐敗、腐爛又惡臭的食物。這聽起來的確令人不太舒服,我也不想說得如此不堪,但事實就是如此,也是體內正在上演的情景,食物被迫留在胃裡,不但無法消化,還漸漸開始腐敗,原本存在食物內的養分也流失了。除此之外,長時間殘留在胃部的食物還會迫使身體耗費大量的能量,接著,食物又被迫進入腸子,經過九公尺長的腸道,想像一下,腸子被迫處理這些腐敗食物,這就是人們會在餐後感到疲勞、沒有活力的原因,因為食物得花八小時才能離開胃部,還得在腸子裡待上超過二十至四十小時的時間。

在《養生系統》第二集中,賀伯特.謝爾頓提到亞瑟.卡森醫學博士的研究。卡森醫師於一九四五年發表這項實驗結果,他與助手帶領的兩組實驗團隊證實,若在同一餐吃下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會妨礙甚至阻止消化作用。

卡森醫師以控制實驗的方式記錄消化速度,之後再對排泄物進行分析,他說:「每次的實驗都顯示,蛋白質與澱粉混合後,胃部的消化會受到阻礙,阻礙程度因人而異,也因攝取的蛋白質或澱粉種類而有所不同。針對排泄物所做的檢驗,也都能發現尚未經過消化的澱粉顆粒、蛋白質的碎屑及纖維,就算不是在同一時間吃下肚也一樣。每次檢驗都得到相同的結論。」食物若經過適當搭配,身體就能完全分解、吸收及利用,也就不會在排泄物中發現未消化的碎屑了。

我們也發現,吃下彼此相互牴觸的食物,並經過發酵作用,其實會在消化道中產生酒精,並引起與喝酒相同的後果,對肝臟的損傷也很類似。

遠離消化不良、遠離腐敗與發酵作用

飲食搭配原則所要表達的只有一點:我們不希望浪費能量,不希望消化不良,不希望食物在胃裡堆積腐敗八小時,又在之後的二十小時內,把腸子搞得一團亂。我們希望食物進入胃後,大約只停留三小時,而且不腐敗、不發酵、不脹氣、不一直放屁、不胃灼熱、也不要消化不良後還得吃胃藥;我們希望食物快速又有效率地通過腸道,方法就是一次只吃一種濃縮食物,不能吃兩種以上

同時吃下兩種濃縮食物,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造成胃裡的食物腐敗,而腐敗的食物無法被吸收!不恰當的食物搭配會大幅阻礙吸收與排除循環。

有個簡單的方法能避免這項問題,如果你想吃牛排、魚肉或雞肉,那就吃吧!只需記得,如果你想吃肉,那這就是這餐唯一的濃縮食物,也就是說──你不該再吃其他濃縮食物了,不能再吃馬鈴薯、米飯、麵、乳酪或麵包,只能搭配高含水食物,舉例來說,可以搭配花椰菜或櫛瓜,或者任何你想吃的蔬菜。

請你了解,蔬菜並不需要特別的消化液,無論是中性、酸性或鹼性消化液都能使其分解,你可以把花椰菜與櫛瓜稍微蒸過,或是用炒的、煎的,你想怎麼料理都行──但要記得,烹調得愈久,養分與水分含量就會愈少。你可以準備一些蔬菜,除了牛排與蔬菜之外,還可以來份涼拌沙拉。吃了這麼一餐,應該不會再讓你肚子餓了吧?絕對吃得飽。

我們並非要你餓肚子,我們的重點是:人體既然有既定的生理限制,那就必須予以重視,如此而已。若你想吃烤馬鈴薯,很好啊,那就吃烤馬鈴薯,上面塗些奶油,最好可以塗上生奶油,並配上櫛瓜、四季豆、花椰菜,你喜歡的都可以,然後再吃點沙拉。再次重申,你不需要餓肚子!

現在你明白飲食搭配的概念了嗎?你想吃肉?那就吃肉,再配上蔬菜與沙拉;想吃馬鈴薯?那就吃馬鈴薯,再配上蔬菜與沙拉;想吃麵包?那就吃麵包,一樣搭配蔬菜與沙拉;想吃通心粉?那就來份蒜味奶油通心粉,還是要配蔬菜與沙拉;想吃乳酪?那就切點乳酪加到沙拉裡,但記得別加麵包丁,你也可以將乳酪溶化拌到蔬菜當中。這聽起來好像太過簡單了,尤其是對老是在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每餐都吃肉的人而言,心裡難免會有些疑惑,請別擔心,我會在後面討論這個問題。

懂了吧?你可以享受吃東西的樂趣,可以吃喜歡吃的美食,只是不能在同時間一起吃下肚。這樣做不但能促進養分的吸收與利用(因為沒有腐敗與發酵作用),還能避免令人痛苦的消化不良,並增加可利用的能量。

食物若搭配不當,就會引起負面結果,只要遵循正確的搭配原則,就能獲得許多正面結果。讓我們朝正面結果前進吧!第一個正面結果:減輕體重!

偶爾會有人質疑,自然界中有些食物本身同時具有澱粉與蛋白質,既然大自然都這麼做了,我們應該也可以。這項辯駁並不成立,當我們單獨吃下本身即具有蛋白質與澱粉的食物(例如豆類),身體也能自我調節消化液與分泌步調,消化作用仍舊能維持某種程度上的效率──之所以說某種程度上的效率,那是因為豆類原本就是出了名的難消化,多數人吃了豆類後都會放屁與脹氣,也證明了蛋白質與澱粉無論以任何方式搭配,都會造成問題。

但若在同一餐中吃下獨立的澱粉食物與蛋白質食物,身體會無法精確適應不同性質食物的消化液需求。吃下一種本身即包含蛋白質與澱粉的食物,與吃下兩種各為蛋白質與澱粉的食物,兩者有顯著且重大的差別。

假使不該以蛋白質搭配澱粉,那麼可以將蛋白質搭配另一種蛋白質,或是澱粉搭配另一種澱粉嗎?

坦白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每一餐只攝取一種濃縮食物,所以你理應排除兩種蛋白質或兩種澱粉的搭配,然而,其中一種情況尚可接受:澱粉搭配澱粉

之所以不該搭配兩種蛋白質,那是因為不同蛋白質的性質與複合成分有所不同,以致人體無法同時達到不同蛋白質所需的消化條件,結果是兩種蛋白質都會在體內腐敗。這並非表示不能同時吃下兩種肉或兩種堅果,而是不該吃下兩種不同種類的蛋白質──肉、蛋、乳製品或堅果,彼此不該同時吃下肚

澱粉並不像蛋白質如此難以分解,所以可同時吃下一種以上的澱粉;舉例來說,若你想在沙拉中加些麵包丁,又想再配點烤馬鈴薯,依然能順利消化而不發酵;米飯配豆類,雖然份量十足,但在胃裡還是能相處融洽,或者你想來份酪梨三明治搭配玉米片,也沒什麼問題。當然囉!我依然得再三強調,最好還是一次只吃一種,如此身體的運作才不會太費工夫,也不需消耗太多能量,不過兩種澱粉確實可以相互搭配,而不在胃裡腐敗。

接下來就自己去看書嘍《888生理時鐘高效瘦身》推薦給您
博客來79折優惠
金石堂85折

(編取自 888生理時鐘高效瘦身:每天吃飽吃滿,還能減脂、美肌、穩血糖、改善疲勞! 一書 /作者:哈維.戴蒙, 瑪莉琳.戴蒙 /本文經 柿子文化 授權刊載)

888生理時鐘高效瘦身 一書

訂閱新文章▸ 如何加入 賀啦!哇哉(小書摘) telegram 頻道
1.先安裝 Telegram → 2.中文化 → 3.加入頻道/群組
第1步:請先使用「手機」安裝 Telegram:
Android | iOS |  電腦版 | 中文網頁版(免安裝)

第2步 點選連結可將 Telegram 中文化
https://t.me/setlanguage/taiwan

第3步 手機端點選連結加入【賀啦!哇哉 (小書摘)】
https://t.me/helatw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5.00 星 / 1 人)
Loading...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點↖星號,評個分吧!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