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管就要管!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管教的勇氣》

評分: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 (5.00 星 / 1 人)


你會因為害怕失去孩子的愛,而放棄好好管教的機會嗎?孩子的錯誤若沒被即時矯正,他們還是會繼續犯錯,而且很可能愈犯愈嚴重。親子作家彭菊仙在《管教的勇氣》一書中這樣說到,那「未被矯治的錯誤」終有一天會無預警的爆炸,威力驚人,絕對兩敗俱傷,無可收拾…

「我討厭你,我恨死你了!」一位朋友打電話來,說他的孩子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吼出大逆不道之語,讓她傷心欲絕。

「是,這些話的確很傷我們父母的心,要是我也會覺得很沒面子吧!」我試著先同理朋友。

「當然!」

「但是,那個場合也沒人認識你,OK的啦!你家阿安的情緒一直很強烈啊!」

「但是,我真的很難超脫這麼重的話,一想起來就輾轉難眠。」

「為什麼?是傷了你的自尊?還是害怕孩子真的恨你?」

朋友猶豫了一會,說:「我想應該是後者,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我只有一個孩子,我很害怕這種親子撕裂的感覺,會一直鑽牛角尖,害怕孩子繼續恨我。」

「你真的相信阿安恨你嗎?」

朋友支吾著。

然而,我在當下就已知道答案,一連串明晰的畫面立刻在腦海裡竄出:當一覺醒來,阿安依然會媽媽長媽媽短的叫個不停;上街時,依然會緊握著媽媽的大手;功課不會寫時,依然纏著媽媽;睡覺前,也依然要討親親、討抱抱……

阿安怎麼可能恨媽媽呢?

然而,這位朋友卻可能被引到一個錯覺:哇,還好,最後是喜劇收場!我又再度贏回了孩子的心!我們又重回了甜蜜幸福!

事實上,這位朋友從未去孩子的愛,因此根本談不上重新贏回愛。

但是,因為她心中根深蒂固的擔心─害怕失去孩子的愛,讓她錯失了一次「適當管教孩子」的大好機會。

原本的發展應該是:孩子犯了錯,必須接受父母管教,然後,孩子理解到自己犯了什麼錯,於是反省自己,修正了行為,導正了錯誤。

而今卻轉變成:親子發生了爭執,媽媽不願看到因出面管教而造成親子不愉快,不僅束手無策,更因此停止了任何的管教行動。當孩子恢復平靜、再度靠近自己時,媽媽便會以為一時的忍耐扭轉了仇恨的親子關係,兩人和好如初,功德圓滿。

但這造成了令人遺憾的結果──孩子不曾知道自己犯了錯、犯了什麼錯;媽媽也不在乎孩子有沒有犯錯,更不在乎孩子有沒有從錯誤中修正自己、成長進步。

如果父母始終把「永保親子的和諧關係」看得比「好好管教孩子」更為重要,那麼,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讓孩子飆出狠話。

而有一天,當狠話都不奏效時,孩子還可能做出更為可怕的行為!

因為,孩子已經嘗到甜頭,只要能勾起媽媽的罪惡感,他就可以逃過一劫,不被追究、不被處罰,甚至還可能讓計謀得逞。

果然,當天死纏爛打要買六百多元玩具的阿安,雖沒能稱心如願,但也逼使媽媽讓步,最後買了三百多元的玩具。

「為什麼要讓步?」我問。

「因為受不了他的吵鬧,也覺得很丟臉,而且我…真的很怕阿安生氣,討厭我!」

「你為什麼那麼怕孩子討厭你呢?」

「可能……是,我只有他這一個孩子,而且我上班很忙,都把他放在安親班,我一直覺得陪伴他的時間不太夠,覺得對他很愧疚。」

是了,只要帶著莫名其妙的「愧疚感」,媽媽對孩子「愛的威脅」這一招就會投降。

怕孩子被陪伴得不夠,怕有限的親子時光品質不佳…,這一切擔心,蒙蔽了父母的雙眼,也讓他們弄錯了教養方向;而機伶的孩子卻懂得抓緊要害,反過來控制父母。

親愛的爸爸媽媽,為什麼要怕孩子生氣?

假使你覺得孩子孤單,那麼,就樂當孩子的玩伴,或者幫孩子找玩伴。

假使你自責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那麼,就要更有效率的把握住和孩子相處的分分秒秒,甚至更該在有限的時間內留意孩子是否有偏差的行為。

假使,你擔憂親子撕裂,那麼,應該去積極學習親子溝通技巧,絕不是忽略孩子的錯誤,全力避開反彈。

我們要提醒自己在管教的過程中儘量維持和平無波,但是,請記住,面對成長中的孩子,這通常是夢幻畫面!

因此,我告訴朋友:「放心吧,你家阿安百分之百不會恨你的,是你自己害怕失去孩子的愛,因此做了錯誤決定,那就是放棄大好機會,來幫助孩子導正錯誤,邁向『更成熟的人格』。」

因此,在進入管教課題之前,我先邀請讀者們來一起堅定信念:

管教孩子≠撕裂情感!孩子生氣≠孩子不愛你

請勇敢執掌父母的管教權力,擔起父母的管教責任!該管就要管。

我相信,只要有心,我們一定能學會更有效能的技巧,讓孩子減少羞愧與怒氣;但是,萬一還是無法避免孩子生氣,請不要自責,因為天底下本來就沒有人喜歡被指責,更沒有人被指責時還能笑顏以對。

但是,孩子的錯誤若沒被即時矯正,他們還是會繼續犯錯,而且很可能愈犯愈嚴重。

那「未被矯治的錯誤」就成了未爆彈,愈滾愈大,終有一天,它會無預警的爆炸,威力驚人,絕對兩敗俱傷,無可收拾。

要清除這顆未爆彈,只有在孩子每一次犯錯時,正視他們的錯誤,勇敢的站出來,正確的管教孩子。

接下來就自己去看書嘍《 管教的勇氣 》推薦給您~
博客來9折金石堂79折優惠連結

(編取自 管教的勇氣:該管就要管,你要幫孩子變得更好 一書 /作者:彭菊仙 /本文經 時報出版 授權刊載)

管教的勇氣:該管就要管,你要幫孩子變得更好

訂閱新文章▸ 如何加入 賀啦!哇哉(小書摘) telegram 頻道
1.先安裝 Telegram → 2.中文化 → 3.加入頻道/群組
第1步:請先使用「手機」安裝 Telegram:
Android | iOS |  電腦版 | 中文網頁版(免安裝)

第2步 點選連結可將 Telegram 中文化
https://t.me/setlanguage/taiwan

第3步 手機端點選連結加入【賀啦!哇哉 (小書摘)】
https://t.me/helatw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5.00 星 / 1 人)
Loading...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點↖星號,評個分吧!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