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博士的預防醫學精華 : 能量源自陽光 , 活食物最具療癒力

評分:2 votes, average: 3.50 out of 52 votes, average: 3.50 out of 52 votes, average: 3.50 out of 52 votes, average: 3.50 out of 52 votes, average: 3.50 out of 5 (3.50 星 / 2 人)


人體具有驚人的適應力,即使每天吃得極差,還是能存活下來,但活著不代表健康!諾曼.沃克博士(Dr. Norman Walker),在五十多歲時得了重病,但發現蔬菜汁的好處並身體力行生食後,健康地活到一百十九歲高齡..

文:楊定一

有療癒力的活食物
活的食物是最健康、最有療癒力的工具。什麼才是活食物呢?就是充滿活酵素的食品。

可惜現在看到的食品大多不是活食物了。人類是唯一會在進食前改變食物組成、殺死其中酵素和營養素的生物。人類會用煎、煮、炒、炸等各種烹調方式讓食材失去應有的生命力,而這些烹飪方式都會使食材內含的天然酵素完全喪失。

楊定一:幾乎所有傳統社會都將富含酵素的生機飲食視為經典美食

人體具有驚人的適應力,即使每天吃得極差,還是能存活下來,但活著不代表健康。二十世紀推動生機飲食和蔬菜汁養生不遺餘力的諾曼.沃克博士(Dr. Norman Walker),在五十多歲時得了重病,但發現蔬菜汁的好處並身體力行生食後,健康地活到一百十九歲高齡。他發現這些失去生命力的熟食雖然能使人維持生命,卻會造成健康、能量和活力不斷減低。

✔酵素是古人的智慧
幾乎所有傳統社會都將富含酵素的生機飲食視為經典美食,除了蔬菜類,還包括新鮮的乳製品、生魚、生肉、內臟等生鮮動物製品。這些傳統食物都包含一定程度的發酵食品,因為發酵製作過程,使酵素含量大為增加。

經培養發酵的乳製品例如乳酪,也是所有尚未工業化民族的常見菜餚。大量食用熟肉的民族,通常會食用大量的發酵蔬菜,例如泡菜、醃蘿蔔、黃瓜和甜菜。亞洲常吃的大豆發酵製品,例如納豆和味噌,不加熱食用,是食物酵素的絕佳來源

食物酵素僅存於生食中,也就是未經烹調或未以攝氏四十八度以上加熱處理的食物。舉例來說,牛奶中九○%以上的酵素在現代的消毒程序中損失。酵素研究先驅賀威爾博士(Dr. Edward Howell)認為,若將酵素加熱到攝氏四十八度,不需要半小時,所有的酵素都會失效;若將溫度提高到攝氏五十四度,只要幾秒就能摧毀所有酵素。很特別地,攝氏四十七度正好也是人體可以忍受的最高溫度,超過了就會被燙傷。這個內在機制,恰好能夠幫助我們分辨食物是否仍然保留天然的酵素

人體胃部的設計,原本就是用來接收含有酵素的食物,也就是生機飲食。牛擁有四個胃袋就是一個例子。它的前三個胃不會分泌酵素,使得牧草中的酵素有機會先釋放出來分解牧草,因此牛自身所製造的酵素便能用於更重要的工作。人類只有一個胃,卻可以分成兩個功能區。賀威爾博士將胃的上區稱為「酵素胃」,也是食物進入人體後會停留三十∼六十分鐘的地方。酵素胃的目的是讓食物中的酵素能在人體酵素介入之前,先自行分解食物。酵素胃區不會分泌任何酵素,通常是在胃的下區才會分泌酵素。

所以吃富含酵素的生機飲食,能幫人體做好大半的消化工作。食用不含酵素的熟食,則所有的消化都要由人體負擔,尤其是胰臟和肝臟這兩個臟器,必須製造、分泌更多的酵素來幫助消化。這麼一來,寶貴的資源和能量都耗費在消化上,而不是花在身體修復和成長了

也就是說,如能多食用富含酵素的生鮮蔬果,就能讓消化系統立即得到休息,體內的代謝酵素也能更有效率地提供體內其他系統運用,也才能讓身體發揮自我治療的功能,重新回復平衡並走向康復。

✔能量源自陽光
現代人因為生活型態與居住環境的種種限制,除了休息與睡眠以外,許多日常活動幾乎都在建築物中進行,包括上班、上學,或者是多數休閒活動。因此,很少有機會可以充分接觸到自然陽光,即使有機會走到戶外,有些人因為觀念上的偏差,也會用各種方法儘量阻擋陽光。

楊定一:陽光,可以說是上天送給人類的「免費營養素」

事實上,陽光是所有生物(包括人類)能在地球上生存與生長,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我們攝取的所有營養物質、礦物質與維生素都具有它們本身獨特的能量吸收光譜。

早在一九六○年代,因為發現維生素C而得到諾貝爾醫學獎的桑德哲基教授(Dr.Albert Szent-Gyorgyi)曾表示,「人體所有的能量都源自太陽的光線。」因為陽光供應植物生長所需的所有能量,植物經由這些能量合成了生存及生長必須的營養物質,同時將來自太陽的能量貯存下來,再被動物及人類攝食,因而供應了人類生存及生長的能量。

陽光具有紅、橙、黃、綠、藍、靛、紫均衡且完整的波長和能量,可以穿透人體皮膚,進入體內與各種化學物質、礦物質發生互動及反應,協助人體各項必須營養物質的合成,以及各種不同類型廢物的分解與排出體外。因此,除了對植物生長與光合作用的影響,陽光對於人體的健康也具相當的關鍵性。

陽光對人體健康到底有哪些影響呢?現代科學的研究結果證明,自然的陽光會增加人體對氧氣的吸收、降低心跳的速度、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甚至改善肌肉的能量。同時,全光譜的光源也具有殺菌功能。陽光,可以說是上天送給人類的「免費營養素」。

以目前多數人的生活習慣而言,大部份的人接受自然光照撫的時間是偏少的。因此,想要追求健康的現代人,儘量把握與自然陽光接觸的機會,多從事戶外活動,每天最好能夠接受一∼二個小時的自然陽光照撫,不論對於情緒或是生理健康都會有很大幫助。

身心靈的全面醫學——真原醫
幾乎所有的製造業都發展了「預防與預知保養」,以使機器的使用壽命達到最大。這樣的作業系統不只是預防,也可以預測工廠中的某部機器是否會故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運用許多方法評估與保養汽車狀況,但卻常常忽略自己的身體,等到注意時已經太遲,再也找不回健康。

事實上,健康應是主動經營落實得來,而非被動等待得到。每個人都應全心全意致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接納健康照顧的新概念,並對自己的飲食習慣、體型、運動養生法、壓力管理、習氣、情緒等,有更深入的瞭解。

近百年來,西方醫學在診斷和治療領域上,有許多突破性的發展,也確實幫助了無數病患。但除了正統醫學診斷與治療外,推廣「醫於未病」的預防醫學,也是醫學系統中重要的環節,從預防端做起更能幫助大眾免於疾病之苦。

預防醫學不僅是健康的嶄新觀念,也是全面且完整的健康生活體悟,我們應以開放的心胸去接納益於健康的生活細節。例如,人們的問題是飲食過量而非不足,就應攝取正確的食物幫助體內淨化,而非增加身體負擔;應調整呼吸方式、建立運動的習慣等。許多舊觀念與習慣需要被調整,點點滴滴建立全新的保健觀念。

楊定一:健康不能只靠吃藥或某種營養素來維持,病人本身必須主動積極

一旦瞭解這些之後,你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決心進行改變,也需要持續不懈的訓練來維持。因為這些正向改變,你將能充滿新的活力與積極的人生觀。因此,你對自己、家人,對身邊的人、環境,以及對整個社會都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你必然也會擁有一顆充滿希望、寬容、悔悟及慈悲的心。這種改變會自然地散發出來,毫不費力地散布到生活的所有層面。

而當我們以轉變的心念重新去理解世界或幫助他人時,其實也踏出了自我療癒的第一步。全面且完整的健康生活體悟,是最古老卻也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預防醫學,我稱這身、心、靈的全面醫學為——真原醫(Primordia Medicine)。

由內健康到外
我們應該以敞開的心胸去瞭解每一種科技、每一種療法,因為只要能讓當事人完全痊癒,徹底地由內健康到外、身心回復平衡的療法,就是最佳療法。疾病並不像現在一般人想的那樣,是單純生理或心理的現象。所以,最好的療法是要深入疾病核心,而不是只治療疾病的徵兆

不論處理任何健康或疾病的問題時,都一定要以人的整體為考量。只要有適當且良好的資訊和溝通,相信患者和醫師都會願意選擇平衡的健康觀點,並將身心靈視為整體治療的對象。這麼一來,相信常見的各種健康問題都將消失。此外,大多數傳統醫學所持的「簡約處置(reductionist approach)」,都只能提供部份的健康解答。即使是過量的維生素或其他天然營養成份,也不見得能夠矯治病根。健康不能只被切割為分子和化合物而已,和諧的整體有賴身心靈平衡。人類不只是細胞的組合體,也不僅是遺傳程式的表現,除了肉體,我們還有智慧、創造力,所以整體平衡絕非單靠矯正化學物質就能輕易達到

這也是為何我多年來一直推廣「真原醫」,因為健康不能只靠吃藥或某種營養素來維持,病人本身必須主動積極,才能維持並促進自己的健康,包括改善生活型態、適度運動、攝取正確的營養、徹底改變心念等,才能將疾病連根拔起

換句話說,唯有患者確實努力,方能掙得自己的健康和康復。健康是每個人的責任,也唯有自己,才能真正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編取自 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 一書 /天下生活 /楊定一  /博客來 授權刊載

訂閱新文章▸ 如何加入 賀啦!哇哉(小書摘) telegram 頻道
1.先安裝 Telegram → 2.中文化 → 3.加入頻道/群組
第1步:請先使用「手機」安裝 Telegram:
Android | iOS |  電腦版 | 中文網頁版(免安裝)

第2步 點選連結可將 Telegram 中文化
https://t.me/setlanguage/taiwan

第3步 手機端點選連結加入【賀啦!哇哉 (小書摘)】
https://t.me/helatw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3.50 星 / 2 人)
Loading...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點↖星號,評個分吧!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