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沒有關係!犯錯、失敗也沒有關係!孩子教會我的事..

評分: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1 vote, average: 5.00 out of 5 (5.00 星 / 1 人)


失敗表示你至少嘗試過,失敗可以讓你更堅強、更有韌性..著名運動員麥可.喬丹曾經說過,他在打職業籃球時,沒投中的次數超過9000次,輸了超過近300場比賽;被託付要投致勝球,也有26次失手。他一次又一次的輸球,他說,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小孩完全了解喬丹的意思,他們不放棄。如果事情這樣做沒有效,他們會嘗試用別的方法。他們從反覆試驗、不斷摸索中學習,無畏失敗。

[親子]不完美沒有關係!犯錯、失敗也沒有關係!孩子教會我的事..

✔再次當個初學者

我想一般人都會選擇避免冒險,但是作家莎莉.朗斯貝利(Salli Rasberry)和蓓迪.謝爾溫確鼓勵我們,如果我們想要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就要冒更大的風險。在《創意生活之道》(Living Your Life Out Loud)中,這兩位作者建議,「你必須找到表達你創意天分的方法──即使你踩到舞伴的腳趾,即使你跳水笨拙到肚子先著水,即使你最後身上沾的顏料比畫布上的顏料還多。你必須冒風險,可能會唱歌走音、拍攝出難看的電影、畫出顏色渾濁的畫作、寫出拗口的詩詞、編出情節猜得出來的短篇小說、發表無聊的演講,可是你必須冒險再次成為笨拙的初學者。」

蓓迪.謝爾溫採取自己的建議,並和3歲大的兒子一起冒險,因為他希望媽媽和他一起滾下山坡。她解釋說:「哦,不行,媽媽不能這麼做。」兒子問為什麼,她想不出好的答案,所以他們就去試了。滾下山坡後,他們身上沾著汗水、草漬,臉頰都通紅了,她說這是他們一起度過最甜蜜的時光之一,並且一直是她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創造力大師羅傑.馮.歐克認為我們都有「風險肌肉」,而鍛鍊這種肌肉的方法就是嘗試新事物。他建議每週進行一次新的風險,而且不需要是危險的事情──開不同的路線去上班、向你以前從未見過的鄰居自我介紹、發明新的食譜。

✔失敗也沒有關係~貼紙根本不黏──卻更完美

史黛芬妮.卡諾薇茨在部落格中寫道,她從兩個孩子那裡學到的寶貴經驗是,不完美沒有關係,犯錯也沒有關係,她說:「我的小孩教我要有耐心,他們會去嘗試新東西,而我卻缺乏這種特質,例如,艾莉現在喜歡自己扣好安全帶(偏偏在快遲到的時候,她需要更吃力才能扣好);傑瑞想用餐具自己吃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優格可以飛多遠?)。」

卡諾薇茨補充:「我正在學習如何善後打掃,關鍵是我的孩子並不完美,而且他們也不在乎,我也是。

小孩很少會把事情做得很完美,至少在他們成長的歲月不會做得完美。另一方面,大人經常把事情做到完美,經常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犯錯,卻忘記失誤有時會帶來重要的發現。還記得嗎?哥倫布原本是要找印度的。

我猜你用過便利貼。事實上,很多人可能現在在家裡或辦公室裡,都有這些令人驚喜的記事小貼紙。你是否知道它們是因失誤造成的意外結果?這個錯誤變成3M公司的大金脈,現在每年要製造500億包便利貼。

便利貼的誕生!失敗也沒有關係~貼紙根本不黏──卻更完美

這個故事始於1968年,當時化學家史賓賽.席佛(Spencer Silver)試圖要研發出更好的黏膠。不過,他發明出的膠狀物質可以黏在東西的表面上,但是仍然可以很輕易的撕下來,不會損壞東西的表面。

多年來,席佛試圖替他的「錯誤」尋找用途,直到他看到教堂唱詩班教友的情況,才察覺到可能可以製作出新產品。這名教友在平常的練習時,會把紙夾在詩歌本裡當書籤,但是到了星期天,紙就會掉出來。突然之間,席佛就誕生出便利貼的想法,儘管花了好大的工夫才說服3M推出這項產品。就像今天的智慧手機和其他科技產品一樣,直到大家都需要這個產品之前,這個錯誤被認為是不需要的產品。

偉大的建築師和發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R. Buckminster Fuller)把他研發出的許多東西歸功於錯誤,他認為人類是透過反覆試驗,不斷摸索來學習的,但不幸的是,我們認為大家都不應該犯錯。富勒承認,他所有的發明進展都是靠錯誤而來的。

小孩可以教我們,犯錯是被允許的,而且這樣做有很大的價值

✔成功──達成「你的」目標,而不是「別人的」

幼兒天不怕地不怕,隨著他們的成長,從觀察其他人,或周圍的人跟他們說,才學到對有些事物要害怕。然而,人們實際上天生只有兩種擔憂:跌倒和噪音。當然,生活在現代世界中有些恐懼是有需要的,例如過馬路時不要被車撞。但是其他的恐懼,像是害怕不認識的事物、被拒絕、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這些完全是不必要的,而且只會妨礙我們享受生活。

雖然如此,身為大人,我們可以倒帶,重溫童年的那種無所畏懼。之前我曾引用過社群行銷策略師泰德.魯賓的話,也許他以下的提問現在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把小孩的大膽勇氣帶到我們成人的世界,他問:「我們的人生從無所畏懼,轉向謹慎行事,並且強調降低風險,好做出決定,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如果我們受到恐懼的影響,就會停滯不前、缺乏創新,平庸取代了天分,無趣取代了冒險。你覺得哪種聽起來比較好?」

小孩教我們,失敗犯錯是被允許的,而且這樣做有很大的價值

有趣的是,許多名人在他們想要做的事情上,一開始是失敗的,而這樣反倒促使他們成功。例如,你知道哪位名人被報社主編解僱,因為「他缺乏想像力,沒有好點子」?或者,哪位名人的老師說,他「太笨了,什麼都學不會」?或者,哪位名人的父母認為他是「智力低於正常情況」,因為他到4歲時才會說話,到7歲才會認字?答案分別是華特.迪士尼、愛迪生和愛因斯坦。

大人往往害怕犯錯,害怕失敗。另一方面,小孩從失敗中學到很多東西,失敗教會他們新的技能和新的做事方式,失敗也可能成為大人寶貴的財富。我們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可以和成功中學到的東西一樣多。挫敗可以成為成功的墊腳石,挫敗也可以教我們謙卑、接受和同情。此外,失敗是很重要的..

……這表示你至少嘗試過,

……失敗可以讓你更堅強,更有韌性,

……失敗教你如何面對失望,

……失敗幫助你找出自己的弱點,

……失敗可以激發毅力,

……失敗培養出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失敗可以幫助你珍惜成功。

(編取自 困住你的問題,孩子能解答:我們試圖教孩子人生觀,孩子卻教會我們人生的真諦 一書 /作者:艾倫.克萊恩 /本文經 博客來 授權刊載)

困住你的問題,孩子能解答:我們試圖教孩子人生觀,孩子卻教會我們人生的真諦 一書

訂閱新文章▸ 如何加入 賀啦!哇哉(小書摘) telegram 頻道
1.先安裝 Telegram → 2.中文化 → 3.加入頻道/群組
第1步:請先使用「手機」安裝 Telegram:
Android | iOS |  電腦版 | 中文網頁版(免安裝)

第2步 點選連結可將 Telegram 中文化
https://t.me/setlanguage/taiwan

第3步 手機端點選連結加入【賀啦!哇哉 (小書摘)】
https://t.me/helatw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5.00 星 / 1 人)
Loading...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點↖星號,評個分吧!

我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