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用「薪水」買茶葉蛋《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我想,同樣的困境,必然也發生在現今普遍低薪的年輕人身上!我30歲前,還在當上班族時,最愛在下午工作告一段落,和同事到便利商店買幾顆茶葉蛋,邊喝飲料邊吃蛋、打屁聊聊天..
後來,我發現每個月光花在下午喝飲料和吃茶葉蛋上,就高達近千元。
以我微薄的薪水來說,這多出的千元開銷,實在讓我受不了,後來只好改掉這個習慣,把錢省下來繳水電費和通訊費,如果還有多的,再存起來當錢母。
我想,同樣的困境,必然也發生在現今普遍低薪的年輕人身上!

不要用「薪水」買茶葉蛋!這裡所說的茶葉蛋,是指每天必要伙食之外的消費,有人習慣偶爾買個餅乾或蛋糕,也有人每天要抽一包菸,這些都是我說的「茶葉蛋」。
從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如果你的薪水不多,甚至還沒存夠錢母,我勸你最好不要用「薪水」這種有限的勞務所得,去買茶葉蛋或餅乾、飲料之類的非必要消費。
然而,我的這個建議,經常被年輕朋友否定。
或許他們被媒體洗腦了,也被社交網站中那些愛炫富,炫耀去哪裡吃美食大餐,或去哪裡旅遊的「朋友」刺激。在我認識的年輕朋友中,十個有九個半明明是月光族,也要拗父母贊助,或偷辦信用卡去吃美食、拍照打卡,甚至向公司請假去旅行或遊學。
我記得在當主管時,有不少年輕朋友才來公司不到一年,就吵著要離職或請長假,說要去遊學或和死黨到處玩,把存款花光光,再回職場重新找工作。
他們都是26到30歲左右的上班族,這個年紀,是人生中最黃金的階段,不僅沒有家累,身體好又有本錢衝刺和失敗。遺憾的是,他們把這麼難得的人生資源,不停的虛耗在吃喝玩樂中,等到年近四十,才會發現工作怎麼如此難找、錢越來越難賺,八字好的就窩家裡啃老,命差的就到處打零工,淪為赤貧一族。
話說回來,如果你到處遊學或旅行,是為了實現自己未來的計畫、為了未來的創業打底,我不反對出去多看多體驗,至少在經驗值和人生成長上有所累積。
如果不是為了理想和人生規畫,只是不想煩惱未來、想逃避工作壓力,就把存款或人生耗在「茶葉蛋」上,我相信,你30歲後不僅自己無法選擇站的位置,你會被視為什麼樣的「存在」,也是無法掌控的。
還有一種年輕朋友會找藉口,說人家誰誰誰,又去杜拜度假、又去歐洲購物血拼,不然就是去五星級飯店吃大餐,為什麼我們就不可以?

老實說,那些常去五星級飯店吃下午茶的,我觀察過,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用自己薪水或存款去消費的,「只活在今天」或「透支未來收入」的傻子;一種則是用薪水以外的,「用賺來的、多出來的閒置資金」去享受人生的M型有錢人。
第一種人,通常都是喜歡在朋友面前打腫臉充胖子的「M型窮人」。也就是無法克制欲望、沒有遠見,也不知道「錢母」為何物的「快感追求者」;相對的,第二種人就像猶太人一樣,懂得享受「慢感」和「布局未來」。
因此,同樣是吃茶葉蛋,第一種人吃的是,把自己的「資產」這隻雞的肚子剖開取出來的蛋,每吃一次,就剖掉一個「資產」。
可想而知,第二種人吃的,是自己的「資產雞」生下的蛋,不管吃多少次蛋,他的資產永遠不會縮水,甚至會拿多出來的蛋,再去孵成小雞,讓資產越來越多。
所以,我常說,那些沒有資本利得的年輕朋友,是沒有資格吃茶葉蛋的,更沒有資格旅行、吃大餐、喝酒、唱歌和買包包。
當然了,絕大多數的「吃薪水茶葉蛋」者,不僅會罵我沒人性,也都不會鳥我的話,繼續花費一些生活必要之外的消費性支出。
其實,我也不會意外或難過,因為,這世界的富翁和資本家,總是占地球總人口不到1%,是有其道理的。如果你能懂我的用心良苦,或許你未來就是那1%富翁的其中一人。
(編取自 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那些多方嘗試和不敢嘗試的人,都將淪入貧性循環,我該如何替未來做好準備? 一書 /作者:狄驤 /本文經 大是文化 授權刊載)
訂閱新文章▸ 如何加入 賀啦!哇哉(小書摘) telegram 頻道?
1.先安裝 Telegram → 2.中文化 → 3.加入頻道/群組
第1步:請先使用「手機」安裝 Telegram:
Android | iOS | 電腦版 | 中文網頁版(免安裝)
第2步 點選連結可將 Telegram 中文化
https://t.me/setlanguage/taiwan
第3步 手機端點選連結加入【賀啦!哇哉 (小書摘)】
https://t.me/helatw
我有話想說